不低于10万亿规模!财政刺激要来了10/12/2024 7:50:49 PM 来源:牲产队 此前,队长就说过了,全面刺激中国经济,已经开始启动了。继央行开闸放水之后,财政大礼包也即将拉开序幕。有经济学家预计,第一轮财政刺激规模,大约在1.5到2万亿之间。在未来1到2年内,总规模有望突破10万亿。这个数字算不算大呢?说实话,不算特别大。 2008年,中国GDP才31.92万亿,当时就安排了4万亿的刺激计划,超过了GDP的10%。可如今呢?2023年,中国GDP已经达到126万亿。参照2008年,中国安排10万亿的刺激计划,也没超过GDP的10%,力度还比不上2008年呢。大家最关心的就是,这些钱会流向哪里?谁能在这一轮经济刺激计划中受益?毕竟,这就是开闸,放水了。 首先,它一定会流向房地产。为什么呢?因为房地产是中国资产最大的蓄水池,也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压舱石之一。那怎么支持房地产呢?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:一是,支持房企去库存。 当前,中国房地产最大的问题,依然是库存量太高。这个库存量不只是房子储备太多,还包括土地储备太多,没有被有效地利用起来。那怎么帮房企去库存呢?老百姓已经没钱了,也不愿意加杠杆了,这些多出来的存量房卖给谁?答案是,政府集中收储。 卖不出去的房子,由地方政府统一回购,被闲置的土地,也由政府统一回收。这样做,既能帮助房企回笼现金流,又能减少市场存量房供应。结果是什么?结果就是房地产的“止跌回稳”。队长反复说,不要期待一线房地产价格继续下跌了。因为政府这只有形的手,要出手兜底了。 二是,支持地方政府化债。你想啊,地方政府自己都欠了一屁股债,哪有钱去集中收储房地产啊?地方政府手里的钱从哪里来?这就得靠中央财政解决了。 具体的办法就是,由中央财政发行专项债,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等。中央财政借钱,给地方政府去化债,支持地方政府集中收储等。这些地方债就被转移到中央了,而中央财政呢?实力雄厚,不仅有大量国企在贡献利润,还有海外资本收入。比如,央行买美国的国债,每年就有上千亿的利息收入了。 中央财政信用强,偿债能力也强,就帮地方政府兜底了。 三是,减税。减税就比较复杂了,有很多事情可以做。比如,提高个税起征点,减轻个税负担。加大出口退税支持,对出口型企业减税,抢占更多的国际市场。取消豪宅税,扩大豪宅消费。刚需楼卖不动,但改善型豪宅却供不应求。这个需求是十分旺盛的,那就进一步扩大豪宅交易规模。这个豪宅的门槛也不算高,主要就是套内面积超过120平的,或者建筑面积超过140平的。这种房型,放在北上广深,价格就十分昂贵了,动辄七八百万一套了。 但在北上广深以外的地方,其实没那么贵。那这些地方有没有改善型需求呢?也是有的。尤其是在一些三四线城市,房价没那么贵的,取消增值税,也能激发更多人替换面积更大的改善型房产。 此外,在减税的同时,一般还伴随着补贴。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家电下乡了,通过国家补贴,减少家电采购成本。但现在,家电市场已经饱和了,农村也不缺家电了,甚至连汽车都不缺了。那还有什么市场值得补贴开放的呢?这个巨大的市场,就是老旧小区改造。 中国住宅的所有权为70年,但质量设计却只有50年。而现在,很多老旧小区的楼龄已经超过30年了,进入楼房生命的后半程了。它的水电等基础设施,都开始进入衰退期。 那么,这些老旧小区的改造,就是一个万亿级的超级大市场了。比如,装电梯啦、翻修水电啦、翻新外墙啦、翻新车库啦,还有适老化改造等。这笔钱,让业主全出,老业主们一般都是不愿意的。但是,通过财政补贴,就能唤醒这个市场了。 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很多老旧建筑,依然光彩夺目?靠的就是持续不断的翻新与维护。此前,给房子搞体检,设立住房养老金等,都是为了这个事而提前筹备。 具体还有哪些其他行业也会受益呢?这得等财政部的大招。现在,还只是第一步。可以确定的是,这一轮的刺激规模,必将是史无前例的,也必将是超越2008年4万亿的。
|
5种超稀有硬币曝光 拿到1枚就直接“财富自由” 10/13/2024 1:27:21 AM 不低于10万亿规模!财政刺激要来了 10/12/2024 7:50:49 PM 中国为疲软经济再提供2.3万亿人民币财政刺激 10/12/2024 6:57:20 PM 特斯拉无人驾驶计程车威风亮相 专家投资人说话了 10/11/2024 6:06:38 PM 为什么是炒股,而不是煎、煮、蒸、炖股? 10/10/2024 7:17:41 PM 残酷真相:这波牛市将彻底消灭很多人的存款 10/10/2024 6:20:02 PM A股暴跌854支股跌停!传有人悲观跳楼 10/10/2024 6:12:52 PM 中国股市跳水,国新办发一公告点燃市场预期 10/9/2024 6:23:25 PM 为了这波牛市,上面真是拼了 10/7/2024 10:24:14 PM 中国将推重大财政刺激措施 全球资本疯狂“扫货”
10/7/2024 10:19:33 PM |